提起广东省,人们往往聚焦于那里的都市商业,而忽略了其极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然而不久前,当全国近300名参加全国文化先进县经验交流会的代表参观了珠江三角洲部分县乡镇村的文化馆站后,都由衷地感到,广东发展社会文化的思路实在值得好好研究、认真推广。
进入90年代之后,广东省文化厅坚持走“大文化”之路,用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大思路搞文化建设的大规划,以大规划带动大发展。当地文化部门的同志认识到,小平同志生前提出广东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不仅是对广东经济的要求,更是对广东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要求。
广东实施“大文化”的特点,首先是把部门行为跃升为政府行为,使文化工作从文化部门的小范围管辖中跳出来,变成政府关注、社会支持的事。经过两三年的调研,广东省制订并开始实施《南粤锦绣工程》。该“工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实施规划的主体和责任人,这就使实施规划纳入了政府全局工作的范围。同时,他们意识到,要使文化稳步发展,还必须有法规保障。1993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发展文化事业的决议》,其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安排文化的经费要做到逐年有所增加;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应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这就以法规形式确定了文化事业经费支出的幅度,成为各级政府依法管文、依法兴文的依据。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改变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文化事业发展依赖于部门领导人重视程度而定的局面。
广东全省发展并不平衡:广州是现代化大都市,深圳毗邻港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山区和贫困地区条件差,……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实情,广东将全省划分为5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分别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即以广州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文化、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窗口文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示范型文化,以及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及型文化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型文化。省文化厅长阎宪奇形象地总结为:“让能飞的飞,能跑的跑;富的富办,穷的穷办,文化不能不办。”
在每一类型地区,又因地制宜地营造不同的发展模式。仅珠江三角洲的文化馆站就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以东莞市长安镇文化站为代表的模式是以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据统计,近年用于文化硬件的投入达4亿多元,发展经费完全由政府投入,而文化站则将全部精力放在发展当地社会文化方面,培养造就了一支强大的文化队伍,全镇文化事业欣欣向荣。而同在东莞的大朗镇文化站的模式则与之截然不同。当地政府对文化站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但不投入资金,文化站的经费全部来自其自办的文化产业。目前大朗文化站拥有10多个文化企业项目,年总收入800万元。他们围绕文化办实业,办好实业促文化,形成了良性循环。以南海市大沥区文化站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则间于前面两种之间。政府除给予政策的支持外,也投入部分资金,其余的经费则由文化站从文化产业的经营中筹集。大沥文化站坚持走“以文为本,文经互补”的路子,成为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年收入600万元的广东省特级文化站。
长期以来,不少地区都将文化发展的不利归结于“没钱”。然而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不是文化就能很好地发展了呢?参加全国文化先进县会议的代表指出,广东省以法规的形式保障了文化工作的经费,说明关键是领导思路的转变。换种说法,文化事业的硬件改善需要经济来支撑,而软件的提高则是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基点的。
广东省在这方面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仅以顺德市为例,他们拿出1000万元建立了文化基金,市、镇两级政府按每年不少于当地财政支出的1%并逐年递增15%的标准核定文化事业经费。上行下效,该市的北镇政府将占地2万平方米、造价3700万元的八层大楼拨归文化站,还筹集600万元完善其功能配置。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而是思想意识转变的一种切实体现。记者在当地参观时看到该镇醒狮队的排练,被他们精湛的技艺所吸引,情不自禁大声喝彩,久久不肯离去。文化站还组织了文学、美术、摄影、音乐等8个协会,其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是全镇文艺活动的骨干力量。
广东发展社会文化的思路还告诉我们,文化部门也要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旧观念,应该根据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利用政府的政策,找到不断造血、活血的方法,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上“以文为本,文经互补”的良性循环轨道。
社会文化事业如何发展,广东为全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说出了代表们的心里话:“广东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